張海增
(陽光凱迪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湖南桂陽 424400)
【摘要】目前我國政府十分重視包括生物質直燃發電在內的可再生能源產業的發展,2006年01月0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正式實施,2006年上半年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國家相繼出臺了《可再生能源發電有關管理規定》、《可再生能源發電價格與費用分攤管理試行辦法》和《電網企業全額收購可再生能源電量監管辦法》等有利于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的法律法規的頒布實施,特別是“財稅【2008】156號文”關于對生物質發電企業增值稅即征即退的優惠政策出臺后,有力的推動了生物質發電企業的發展,全國出現了生物質電廠由點到面的發展與壯大。目前,全國也是世界裝機容量最大的生物質投產電廠是國能生物發電集團公司和陽光凱迪新能源集團公司。國能集團下轄30多個投產項目、20個在建項目和考察項目,他們的目標是全國至少發展百臺生物質發電機組。但武漢陽光凱迪集團經過快速的發展壯大,已發展成為30個投產生物質能發電廠,38個即將投產項目的發電集團,并規劃裝機總量為200家。其余還有中節能、安立興、光大集團、國家對五大發電集團容量拓展要求清潔能源配額所上的生物電廠,以及江蘇以南幾省民營企業所上的供熱類、自備電站類生物質電廠等。
自國家鼓勵清潔能源類發電企業發展并給予一定的優惠鼓勵政策出臺后,起初的生物質電廠上網電價為2005年當地脫硫燃煤機組標桿上網電價加補貼電價為0.25元/KW.h。經過階段性的發展,生物質電廠普遍出現微盈利或部分虧損的狀態。其主因為生物質電廠的燃料成本高,約占生產總成本的7/10。燃料二次成本費用高(即燃料入廠后的堆垛、晾曬及二次倒運)。送料經紀人由于燃油費用的不斷上漲、送料車輛運輸費用的不斷提高使燃料入廠價格不斷提高,再加上隨著社會的進步發展,對生物質能源的利用也呈現出多元化。如秸稈氣化的利用、秸稈粉碎制造壓縮板、秸稈儲存氨化牲畜喂養、樹枝木片類制漿造紙等,使得生物質電廠的農林廢棄物原料價格也逐步提高。國家根據現狀為鼓勵生物質電廠的發展于2010年7月18日由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完善農林生物質發電價格策的通知》中,將全國農林秸稈類生物質發電執行的上網電價,統一調整為每千瓦時(度)0.75元(含稅)。
隨著生物質電廠如此優惠政策的上網電價及其它優惠政策的相繼出臺,生物質電廠如今的發展呈現出遍地開花的現象。僅江蘇宿遷和射陽來說,一個市附近就有6-7家生物質電廠。僅豫北地區,就有浚縣、淇縣、輝縣各一家、安陽兩家生物電廠,濮陽南樂也在積極爭取生物電廠的批文上生物質電廠。
但據筆者調查了解,生物質電廠的燃料收購面積最佳半徑為50公里。超過該基數,燃料收購的價格就隨著運輸成本的增加而增加(超過50公里就增加約1元左右/噸公里的支出)。燃料收購半徑超過100公里,對生物質電廠而言,燃料紀經人運輸成本轉嫁構成的原料成本比例已很難接受。但現在由于有些地方的生物電廠距離較近(廠與廠的距離不超過100公里),使得供需的關系明顯失衡,燃料收購出現了搶購的現象。
生物質電廠的燃料收購以兩種形式進行,即以送料大戶燃料經紀人和農民自家的農林廢棄物自行處理的散戶為主。送料散戶由于是自行處理的方式送料,對生物電廠送料的質量要求較為遵守,送料質量相對較好。散戶送料量約占整個生物電廠年收購量的1/10左。但對于專業收購農林廢棄物的送料大戶燃料經紀人來說,天天送料深知燃料收購行情和附近各個電廠的燃料供需關系,對燃料庫存不足或缺燃料甚至無米下鍋的企業采取加價、燃料參雜使假的方式賺取最大的利益。生物質企業為了生存的需要,往往也是打碎牙往肚里咽,不得已而為之、不可取而取之。
針對這種狀況,筆者憑著在生物質電廠已工作七年并經過一定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認為,生物質電廠的發展不能隨意讓子彈飛。企業的發展要經過前期的立項調研和核準,尤其是前期的立項調研,企業主一定要慎之又慎。
生物質企業的立項調研首先要看落戶企業當地的生物質資源總量。在前期調研中,生物質資源總量的多少直接影響投產后的燃料供應量(該資源總量應以廠址為圓心,以50公里為半徑面積計算);在供應總量有保證的同時,還要看當地燃料的品種結構,即可利用的燃料量和燃料品種的實際熱值。品種過于單一,將影響后續燃料供應的可持續性。燃料品種熱值的高低,直接關系到燃料入爐前的合理摻配和經濟效益;再者,還要看當地生物質資源利用率的大小。如當地是否有造紙廠、板廠、大型養殖場、糠醛廠等,即是否存在搶燃料的情況;當地的人文地理也是一項重要的因素。如當地的水資源,當地的地質即平原還是丘陵為主、當地的土地是肥沃還是貧瘠、當地的交通設施是否完善、當地的投資環境是否適合等等。
化石能源不可再生,遲早要枯竭,生物質能源豐富,可循環使用,又無污染,必將取代化石能源成為能源供應的主要成員。增加清潔可再生能源比重替代原煤,石油化石能源,是我國“十一五”和2020年的重要任務,而利用風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是我國能源結構調整最現實的主要方向之一。生物質能發電在可再生能源發電中能質較好,可靠性高,比小水電、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等間歇性發電有一定的優勢,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因而它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需求。發展生物質發電具有重大的經濟意義和現實意義。
總之,生物質發電是種新興的產業,也是種資源友好、環境節約型的綠色產業,是國家大力提倡發展的有利于環境和社會發展的產業。
此種產業有序的發展,利國利民利己。反之,若無序發展則無利可圖,經營無以為繼。故建議生物質電廠的健康發展需要國家的正確規劃、引導、扶持及審批,政府相關法律的保障和政策性支持,生物質企業前期選址的合理規劃和調研,已投產生物質電廠的科學、務實、高效和創新管理等。
【參考文獻】
[1]高立,梅應丹.我國生物質發電產業的現狀及存在問題[J].生態經濟,2011(08).
[2]賈小黎,丁航,李曉真,逄錦福.中國生物質發電產業現狀、問題和建議[J].太陽能,200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