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法
(惠安縣農業生態能源管理站,福建惠安362100)
摘要:介紹了惠豐農牧公司大型豬場建設沼氣工程處理豬糞污水,所產沼氣解決豬場生產生活用能,并經管道集中供應周邊村民生活用能;沼液通過管道輸送到農田,用于作物施肥,固體糞渣生產有機肥;分析了實施能源生態型沼氣工程,進行沼氣、沼液、沼渣綜合利用取得良好的經濟、環境和生態效益。
1概況
福建惠豐農牧公司位于惠安縣輞川鎮梧山村境內,豬場2000年投建,次年投產運行,是目前泉州市較大惠安縣最大的生豬養殖場之一。2002年被泉州市政府確定為市直控副食品基地場;2004年2月被省農業廳評定為無公害農產品生豬基地;2005年被省副食品基地辦公室評為省級城市副食品生豬基地。存欄豬11000頭,其中存欄母豬1000多頭,年出欄生豬20000多頭,每天產生豬糞尿及沖洗水250t。
幾年來,豬場遵循“飼養標準化、品牌化生態型”發展思路,糞污治理“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利用原則,先后投入300多萬元進行污水處理工程的改造和優化,先后建成一套厭氧、生化處理污水系統,建紅泥塑料厭氧沼氣罐2200m3,紅泥塑料貯氣罐2個140m3,日產沼氣約600m3,設計日處理污水能力300t;一套固液分離系統,分離出的固體糞渣生產有機肥,年生產有機肥800t。
沼液經氧化后通過絮凝沉淀、暴氣池等生化工藝處理,再經生化塘處理后最終排放,經環保部門檢測達到畜禽污水國家排放標準。沼氣除供場部生產生活用能外,2006年以來,縣委縣政府將實施建設沼氣工程作為民生工程,在國家財政資金支持下,豬場與梧山村委會聯手于2009-2010年鋪設9600mPPR管網向下敦、梧山兩自然村集中輸送沼氣,供250戶村民日常生活用氣。
供氣工程采用自動加壓,通過600m主管道,分至兩個村民片區的支管道9000m,入戶后利用測壓調控器調減氣壓至接近灶前壓力,保證沼氣正常使用,戶均月用氣量約50m3,年折合液化氣約12罐。管道、灶具等村民不用花一分錢就可像城里人用管道煤氣一樣,享受現代文明生活。經處理后的沼液從氧化溝通過鋪設的1800mPVC管網,并利用地勢自然落差無動力輸送至農田,其中分設了11個供肥閥門,只要擰開閥門,沼液便自流到田,免去昔日人工運輸費時費力、工效不高之煩。目前,供肥農田達93.33hm2,還有部分龍眼果園也靠此供肥。
2工藝流程
發酵原料豬糞尿用水沖洗進入集水池,經機械攪拌勻漿后進入固液分離機分離,糞渣運往有機肥廠制造有機肥、污水進入沉淀池進一步沉淀酸化分解之后進入厭氧發酵罐,產生的沼氣經化學脫硫、脫水凈化后進入貯氣罐,連通加壓泵自動加壓恒壓輸送至各沼氣用戶。沼液經管道輸送至農田用于灌溉施肥。在非用肥季節,沼液經氧化物環流氧化后進入絮凝沉淀、曝氣池再經生化工藝處理后進入生化塘進一步處理達標排放,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

3效益分析
3.1環境生態效益 惠豐農牧公司實施沼氣工程建設后,減少豬場糞污對周邊大氣、地表水、土壤的污染,既避免了環保部門的罰款,又消除了養殖場與村民因污染物排放引起的糾紛。尤其在國家大力支持沼氣事業的政策背景下,在縣農業局的大力支持下,2009年至2010年豬場沼氣工程所產沼氣通過鋪設管網集中無償向村民供氣,提供日常生活用能,沼液通過鋪設管網送到田間地頭。沼氣工程建成運行,豬場周邊的臭味減少,村民用沼氣煮飯,減少柴草作炊事燃料,空氣更清新了;養殖場周邊蒼蠅密度明顯下降,現在又送氣入戶、送肥到田,給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實惠,村民高興,養殖場業主與村民的關系和諧融洽,同時村民使用沼氣廚房變得清潔明亮,生活質量有了明顯的提升。農田、果樹施用沼液,不僅節省化肥農藥的開支,而且減少因使用化肥農藥帶來的土壤污染,改善了土壤養分平衡和土壤理化性狀[1],同時農作物獲得增產,也提升了農產品品質。沼氣工程建設,沼液農田利用,非用肥季節污水經生化工藝處理后再經生化塘進一步處理達標排放,使渾濁的溪水重新變清澈,環境生態效益顯著。
3.2經濟效益(1)固液分離后的豬糞渣及沼渣年均生產有機農肥800t,以1t300元計算,折合人民幣24萬元。(2)集中供250戶村民日常生活用氣,每戶每年節約購液化氣費用1200~1500元,250戶村民年節省生活燃料費支出30~37.5萬元。(3)沼液供農田施肥93.33hm2,1hm2年均節省化肥農藥費用按1800元計,村民年節省化肥農藥費用約16.8萬元。施用沼肥雙季稻667m2增糧食70kg,按1kg2.4元計價值168元,年增純利23.52萬元,還有雙晚稻后冬閑田種蠶豆獲收益。(4)沼液鋪設管網輸送到農田地頭,用肥季節供農田施用,養殖場可免除沼液進入絮凝池需加藥劑處理的費用和曝氣池處理需消耗電能的費用,藥劑和電費兩項年累計約花費2~3萬元。
集中供氣村民日常生活用氣、供肥農田兩項累計年可為村民增收節支70.3~77.8萬元,經濟效益顯著。
4結論與建議
惠豐農牧公司實施豬場標準化建設的同時,配套建設能源生態型沼氣工程,使豬場實現了糞便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改善豬場周邊的環境衛生,通過集中供氣、供肥工程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的有機結合,為可持續的生態環境保護和促進農業生產增收節支走出新路值得借鑒和推廣。根據對供氣、供肥工程運行2a時間的觀察了解,筆者提出以下管理建議:
?。?)從養殖場的可持續發展考慮,必須形成一套完整的技術和服務體系,才能發揮養殖場沼氣工程綜合利用效益。
?。?)目前養殖場沼氣無償供應,沼氣用戶每戶每月交付10元,以支付的維修維護人員工資。沒有安裝沼氣流量表,用氣多少一個樣,浪費現象較嚴重。為此,建議供氣必須收費。沼氣用戶必須安裝沼氣流量表,按用氣量收費。企業可回收部分投資減輕經濟負擔,用戶不會浪費沼氣,節約資源,用戶與用戶間用氣費用負擔合理。
?。?)完善服務體系。維護維修實行物業化管理,村委會成立沼氣服務站時,為使沼氣用戶能及時就近得到優質便捷服務,維護人員必須在本自然村或片區內選聘,每個自然村或片區聘一人。人選必須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有一定水電工基礎,責任心強,群眾口啤較好,并經專業培訓方可上崗,同時配置漏氣檢測報警儀和維修工具一套,工資待遇相當于當地村級干部水平,并與沼氣用戶代表評議掛鉤,提高維護人員服務水平。
?。?)各沼氣用戶必須安裝戶用沼氣測壓調控器,根據炊事需要隨時擰動調控開關使沼氣壓力控制在灶具等沼氣器具使用壓力范圍內。
參考文獻
?。?]孫家賓,劉田,楊章榮,等.城鎮凈化沼氣池殘渣還田處理試點研究[J].中國沼氣,1999,17(2):36-40 |